登录  |  注册

印光大师:会集佛经会开启随意妄改佛经的风气

来源:网络转载编辑:2016-10-24阅读量:9409

印光大师:会集佛经会开启随意妄改佛经的风气

  【一】人贵自知,不可妄说过分大话。观汝之疑议,看得译经绝无其难,只要识得外国文,就好做译人。译人若教他译经,还是同不懂外国话的一样。你要据梵本,梵本不是铁铸的。须有能分别梵本文义,或的确,或传久讹谬之智眼,方可译经。
  然非一人所能。以故译经场中,许多通家。有译文者,有证义者。其预译场之人,均非全不通佛法之人。汝完全认做为外国人译话,正如读书人识字,圣人深奥之文,了不知其是何意义。此种妄话,切勿再说。再说虽令无知识者误佩服,难免有正见者深痛惜。光一向不以为悦人耳目而误人。若不以光言为非,则守分修持。否则不妨各行各道。他日陌路相逢,交臂而去,不须问你是何人,我是谁。(复王子立居士书一)
  【二】《无量寿经》中,有三辈;《观无量寿佛经》,有九品。下三品,皆造恶业之人,临终遇善知识开示念佛,而得往生者。
  王龙舒(会集修改佛经的一位南宋佛教居士)死执三辈即是九品,此是错误根本。故以下辈作下三品,其错大矣。故上辈不说发菩提心,中辈则有发菩提心,下辈则云不发菩提心。《无量寿经》三辈,通有发菩提心。在王居士意谓下辈罪业深重,何能发菩提心。不思下辈绝无一语云造业事,乃系善人,只可为九品中之中品。硬要将下辈作下品,违经失理,竟成任意改经,其过大矣。
  在彼意谓,佛定将一切众生摄尽,而不知只摄善类,不及恶类。彼既以善人为恶人,故云不发菩提心。死执下辈即是下品,故将善人认做恶人。不知九品之下三品,临终苦极,一闻佛名,其归命投诚,冀佛垂慈救援之心,其勇奋感激,比临刑望赦之心,深千万倍。虽未言及发菩提心,而其心念之切与诚,实具足菩提心矣。
  惜王氏不按本经文义,而据《观经》,硬诬蔑善人为恶人,竟以恶人为判断。王氏尚有此失,后人可妄充通家乎。既有《无量寿经》,何无事生事。王氏之误,莲池大师指出,尚未说其何以如此。今为说其所以,由於死执三辈即九品也。书此一以见会集之难,一以杜后人之妄。魏默深,更不必言矣。胆大心粗,不足为训。(廿九年八月廿日,复王子立居士书三)
  【三】流通佛法,大非易事。翻译经论,皆非聊尔从事。故译场之中,有主译者,译语者,证义者,润文者,岂敢随自心裁,传布佛经。王龙舒《大弥陀经》,自宋至明末,人多受持。由云栖以犹有不恰当处,故此后渐就湮没。魏承贯之学识,不及龙舒,其自任过於龙舒。因人之迹以施功,故易为力,岂承贯超越龙舒之上耶?
  莲池尚不流通王本,吾侪何敢流通魏本,以启人妄改佛经之端。及辟佛之流,谓佛经皆后人编造,初非真实从佛国译来者。然此经此论,若真修上士观之,亦有大益。以但取其益,而不染其弊。若下士观之,则未得其益,先受其损。以徒效其改经斥古之愆,不法其直捷专精之行耳。观机设教,对证发药。教不契机,与药不对证等耳。敢以一二可取,而遂普令流通,以贻下士之罪愆乎。”(《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书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二”)
  【四】既欲利人,当依经文。《无量寿经》何可作《大阿弥陀经》?大藏中,原有吴译之《阿弥陀经》,又有宋王龙舒所校之大《阿弥陀经》。若作《大阿弥陀经》,则令人不知究为何经。
  名字万不可改,改则久迷其原。居士序中,稍有不圆满处,僭为改窜。《无量寿经义疏》,乃隋之慧远所著。居士以为晋之远公。小说每以回名。吾人解经,自有成规,何得反效小说之用回乎?
  窃谓以白话解,须先列经文,后再以白话简略注之。凡不关紧要之闲字,概不用,既明了又不枝蔓。每见有白话不几个字,便弄成十数字,反费事。
  若完全把经文编做白话,万万不可。何以故,以久则不得其要,而失本源故。(复胡宅梵居士书三)
  【延伸阅读】印光大师反对会集本“佛经”的5点理由
  印光大师不仅主张尊重原译,也非常担心会集佛经会带来的“开妄改经之端”和“授辟佛者以柄”这两大问题。这是不是杞人忧天?事实证明,只要是会集,都不能避免对佛经“妄改”。
  谁也不可能将“会集”申请专利,又有谁能只许某些人会集而不许其他人会集?既然如此,印光大师所担忧的开妄改经之端和授辟佛者以柄,当然不是杞人忧天。长此以往,你也会集,他也会集,佛经可能面目全非。自古以来,也出现多个会集本,但是无不受到大德高僧的迎头痛击。
  比如王龙舒的会集本【大阿弥陀经】就受到莲池大师的严厉指责,并且指出其与原版佛经的谬误之处。
  这个会集本,也流传很长时间,但是莲池大师指出其错误以后,逐渐被大众废弃。
  综合印光大师的观点,反对会集本的理由有五点:
  一,古代译经极为慎重:古代翻译佛经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所译经典都是经过集体推敲印证的,不能“随自心裁,传布佛经。”古人翻译佛经,一般需要九道工序,数百人严格反复校对。
  二,会集佛经极难无误:会集佛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王龙舒在佛学上的造诣,尚且不能避免谬误,其他人就更难保证质量。
  三,会集导致妄改佛经:会集佛经会开后人随意妄改佛经的先例。长远来看,益处远远大于弊端,流毒于后世。
  四,古德不流通会集本:古代大德如莲池大师,都不流通会集本。
  五,会集本授辟佛者柄:会集佛经会导致反对佛教的人有“佛经乃是后人编造,并非从印度翻译而来”的借口。
  印光大师对原译与会集的比较分析,是从整体、长远的角度看问题的。正是从这二点出发,所以印光大师对会集本的反对,不是对人,而是对事。也就是说,印光大师反对的是一切会集佛经的做法。因为,若谁都能会集佛经,长此以往,佛经必然面目全非。
  【法师简介】印光大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生于1861年。幼时读程朱儒书,对佛法持批判态度,后因病阅佛经,方知佛法广博精深。21岁时前往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礼道纯和尚出家,专修净土。22岁依印海定公律师受具足戒。光绪十二年,阅大藏经,增修《净土十要》等要籍。此后,往返北京、浙江诸寺之间,并闭关六载。1918年徐蔚如刊行大师文章二十余篇《印光法师文钞》,后数相继印出《增广文钞》等著作。1930年,至苏州报国寺,创立弘化社,流通净土宗书籍。1940年任净土道场苏州灵岩山寺住持。同年十一月初三,预知时至,安详圆寂,被认为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
- END -
佛学 印光大师 说话技巧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包含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都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0898-6666606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