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康宝莱家族的“慈善基因”

来源:康宝莱编辑:2013-09-25阅读量:10959

  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遗传基因。如果把一家企业比作一个家族的话,那么,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出生、性格各不相同的人,之所以会有属于“家族”的基因,无不是因为这家企业一脉相承的理念和文化。
  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便是具有此种基因的一家企业。
  康宝莱最开始与慈善结缘,是因为公司创始人马克·休斯自创始起就持有的理念——“你必须用来自心底的爱对待和影响他人。” 有了这样一种基因之后,慈善对于康宝莱的“家族成员”来说,便不只是一个词汇,而是具象的人和事。尤其在康宝莱发起“天使听见爱”项目后,“慈善基因”在这家企业成员的身上进一步生长,上至总裁李延亮先生,下到每一位普通员工,那些每年新增的重度听障儿童便成了他们渴望伸出援手的人。尽管他们无法去帮助每一位听障儿童,但在看到近30位儿童因为他们而就此改变命运后,康宝莱家族的“慈善基因”更加融入血脉。
  “我已经把她当成自己的小女儿了”
  林女士是康宝莱厦门分公司一名普通的行政员工,一个16岁孩子的母亲。在三年多前,听障儿童对她来说不过是一个毫无瓜葛的陌生群体,直到见到小芳纯之后。
  在最开始介入“天使听见爱”项目时,林女士的角色定位是康宝莱的工作人员,负责与当地残联接洽,选择需要帮助的听障儿童。
  对于重度听障儿童来说,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最好的年龄是0至3岁,那样的话,恢复听力的效果最好,并能很快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
  当林女士第一次见到小芳纯的时候,这个5岁的孩子和之前一样,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当地残联,希望能够成为那个被选中的幸运儿——由于已经5岁,看似过了最佳的植入人工耳蜗的年龄,而正是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让林女士在直视的那一瞬间就几乎要流出眼泪。林女士后来回忆说:“那种渴望的眼神看着好心酸。”
  就这样,小芳纯成为康宝莱“天使听见爱”项目的第一位受助者。得知被选中之后,小芳纯的妈妈哭了,这位厦门郊区的农民,由于家境贫寒,始终无法筹措给孩子治疗的经费,而且小芳纯还有一个同样患有重度听障的哥哥。这个转机,对小芳纯的父母来说,其实是一个家庭转折以及振作的开始。
  作为资助小芳纯的公司代表,林女士在三年的时间里见证了一个孩子的蜕变,以及一个家庭的重生。
  ——2010年6月10日,小芳纯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林女士为她提前准备了生日会。小芳纯第一次过生日,第一次吃蛋糕,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笑脸围着自己,小芳纯一脸兴奋,大眼睛愈发水灵。
  ——2010年7月12日,是小芳纯人工耳蜗正式开机的日子,刚听到外面的声音时,小芳纯一下愣住了,满脸的惊恐,在主任医师调高一个音量后,她甚至吓哭了。在场的所有人流下了眼泪,因为这证明小芳纯第一次听到了世界的召唤。
  ——2011年2月的一天,小芳纯第一次说出了一句6个字的话,这在很多植入人工耳蜗的孩子需要一年后才能做到的事情,小芳纯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
  ——2012年的冬天,小芳纯在一次活动中大方地拿起话筒说了一整段话,当时不仅惊呆了小芳纯的家人,在座的经销商们更是激动地纷纷站起来为她鼓掌。
  后来,小芳纯上学了,一所普通的小学,老师们都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孩子,再后来,小芳纯经常参加学校的文艺表演,是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的好学生。
  而这一切仅仅用了两年时间。让林女士感觉幸福的是,自己几乎见证了小芳纯的每一个大日子——做手术、开机、调试,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表演,第一次出远门去看世博会,第一次被人往脸上抹蛋糕,也第一次往别人脸上抹蛋糕。还有“臭美”的小芳纯和林女士第一次互相给对方抹口红,那么多的第一次、那么多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中林女士多了个小女儿,一个把自己当亲人看待的小女儿。
  公司的一个举动就这样改变了一家子的命运,这让林女士在不知不觉中明白慈善不是说说而已,哪怕微小的一件事,可能会让有些个体就此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林女士告诉笔者,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跟小芳纯的妈妈聊天,这位妈妈因为有两个重度听障的孩子,一度无比绝望,她怕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一天因为在街上听不到声音而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这种想法一度疯狂地折磨着年轻的妈妈,“只要他们能够听见汽车喇叭的声音,我死也瞑目了。”
  但现在,年轻的妈妈不再绝望,而是期待可爱的小芳纯和同龄孩子一起一天天长大,她有理由相信这个孩子给她带来了希望,也给孩子自己带来了希望。
  这样的美好深深震撼着林女士。她告诉笔者,现在她会经常去残联做义工,每年“六一”,康宝莱厦门分公司的员工还会自发去学校捐建图书角,看似不多的捐款和陪伴,收获的却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体会到的快乐和满足。“和那些孩子在一起,教他们如何阅读,如何从书籍里获得力量,这让我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常年如一日的去做慈善,因为我发现自己和他们一样也在成长。”
  “其实受益最大的是我们自己”
  位于北京市广渠门附近的幸福家园里有个名叫“七彩绿洲”的营养俱乐部,这是吴肇华和其他康宝莱经销商们共同经营的一家营养俱乐部,也是她的另一个“家”。
  之所以称之为“家”,因为这里不仅有康宝莱的经销商和顾客,还会经常出现社区的住客,他们亲切地将俱乐部称为好邻居。能获得这个称号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小到帮忙收快递、搬水、搬煤气罐、到孤寡老人家做义工,大到与居委会合作免费给住户做健康体测、健康宣传,都是“七彩绿洲”的“份内事儿”。吴肇华告诉笔者,“俱乐部的人气特别旺,大家就像家人一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在康宝莱已工作8年的吴肇华是个热心人,所以,在2010年得知康宝莱启动“天使听见爱”项目后,就下决心加入到这个活动中。很快,她的愿望与其他经销商的愿望汇聚在了一起,来自河北农村的小滋增、小滋金双胞胎哥俩儿就这样成为了康宝莱资助的一对幸运儿。
  说起这对幸运儿就不能不提他们的父母。孩子的父亲是汽车维修工,母亲在环卫队工作。最开始他们也曾获得过一次机会,但由于资助方只愿捐助兄弟俩中的一个,这让父母十分为难。“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如果给其中一个孩子做了手术,另一个心里得多难过,这让孩子的人生如何继续呢?”
  正是因为无法抉择,父母最终选择了放弃,放弃让这一对仅相隔四分钟的兄弟俩面对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但幸运的是,康宝莱没有把这个难题再次抛给这对本已对孩子无比歉疚的父母,而是决定给两个孩子同时装上人工耳蜗。
  吴肇华清楚地记得,当他们第一次来到这对兄弟的家中时,小哥俩特别害怕,躲在角落里不肯让生人近前一步。看着客人带来的一大堆玩具和好吃的,小哥俩只是看看,还是不肯出来,而孩子的母亲只是在一旁抹泪。
  如今,小滋增和小滋金已经不再是只会躲在角落的怯生生的孩子,他们变得活泼开朗,男孩子调皮的天性在他们身上表露无遗。吴肇华回忆起去年冬天给小哥俩过生日的情景,当天他们把俱乐部布置的像个小乐园,面对可口的食物、漂亮的蛋糕和礼物,小哥俩兴奋极了,竟然唱起了儿歌“小白兔”。也就在那一刻,当歌声从小哥俩的嘴里唱出来时,在场所有的大人都愣住了,继而是欣慰与眼泪交织在一处的快乐。
  正是这样的感动激励着吴肇华和其他经销商一起做着他们所能做的慈善,定期去内蒙古贫困学校探望,长期资助浙江的两个贫困学生,到福利院陪孩子们玩耍,或者探望康宝莱家庭基金会捐赠的“康宝莱之家”,用或大或小的事情,去践行慈善事业,完善自我。
  吴肇华诚恳地告诉笔者,“做了这些事之后,感觉上我们在帮助别人,其实我们是在帮助自己,因为我们发现能够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活动是康宝莱公司发起的,得到资助的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而受益最大的却是我们自己,这才是最好的‘心灵鸡汤’。”
  吴肇华只是笔者随机寻找的一位普通的康宝莱经销商。或许每位经销商所做的事情不同,但类似的慈善理念显然已经成为康宝莱全体经销商们的共识。
  “‘大善人’的称呼是同事们对我的鼓励”
  作为一家企业,产品销售无疑是主业,但有趣的是,在康宝莱公司里却有一位知名人物,他不是销售,也不是高管,而是公司公益项目的负责人。因为姓郑,他在公司的绰号叫“郑大善人”。
  郑先生此前一直是负责“康宝莱之家”及其他慈善项目的工作。在公司决定做“天使听见爱”项目时,他还有些小小的不理解。“人工耳蜗造价那么高,做一个手术就需要20万元,如果用在资助其他患儿身上,譬如先天性心脏病,一个人工耳蜗的钱就能做四五个手术,不管是从社会影响还是公司宣传上,效果都会大的多。”
  但正是在执行这个项目的三年时间里,郑先生发现自己的想法竟然悄然改变了。“从申请到选择,再到术后恢复,每个孩子的情况我都会在第一时间知道,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这个项目真的是在改变一个孩子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要知道做‘先心病’手术是三五万,一个家庭可能紧一紧、借一借就能做下来了,但20万元对于贫困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他们根本不可能筹到这么多钱。”
  而让郑先生进一步改变想法的是他的那些同事。“那些经销商、员工真的付出太多了,他们给孩子做家访,带孩子玩,我能感觉到他们每个人都会投入自己的情感,所以当他们每次给我打电话分享时,我能从他们的言语中分享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到了后来,他的转变也带动了他爱人的转变。因为工作的缘故,郑先生必须经常出差,到各处走访了解情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得实实在在。“刚开始妻子有些不理解,但我每次会把我所经历的故事跟她分享,时间长了她也会很感动。”
  康宝莱公司前一段时间刚资助的一个来自河北保定的孩子小堃阳。由于奶奶是听障,阳阳从小就听不见外面的声音,这让孩子在村子里饱受歧视和欺辱。后来,父母实在不忍心让孩子这样生活下去,一家人就从东北老家投奔到河北的亲戚那里,父亲做车辆维修,母亲卖菜,待阳阳长到8岁时,无力改变现实的父母以为孩子得跟他的奶奶一样,就这样悲苦地过完一生,但康宝莱的出现给这一家人带来了希望,阳阳在康宝莱的资助下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等待他的将会是梦寐以求的学堂和五彩的未来。
  类似的故事还在延续着,而郑先生也在过去的三年里走过了20多个城市,见到了迄今为止康宝莱救助过的所有30个重度听障儿童。很忙很忙的“郑大善人”却觉得这个头衔是同事间的“戏谑”,“我的很多同事,还有很多康宝莱的经销商,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善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康宝莱家族的“慈善基因”,其实,也是人类本该贡献给同类的基因。作为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康宝莱或许会为许多渴望拥有此类基因的人和公司开了一个好头——慈善不分大小,公益不分先后。
- END -
康宝莱 慈善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包含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都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0898-6666606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