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第二届老龄产业发展论坛举行,大咖热议银发经济

来源:新京报编辑:何小妹2024-05-27阅读量:26156

524日,由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新京报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老龄产业发展论坛在京开幕。论坛上,银发经济产业智库共建平台正式启动。


5月24日,由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新京报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老龄产业发展论坛在京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银发经济的市场机遇与发展趋势”。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围绕“老龄产业发展趋势解读”“努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老龄产品如何标准化”“银发经济的新动态和新趋势”等主题,探讨银发经济和老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银发经济将迎来广阔发展前景

新京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海致辞表示,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的基本国情。举办老龄产业发展论坛,是新京报社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举措之一。希望在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下,继续携手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把老龄产业发展论坛打造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平台,整合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相关企业的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守护“夕阳产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朝阳产业”。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吴世民在致辞时表示,银发经济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提供了广大的市场需求。广大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促使银发经济不断提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的供给,全面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吴世民认为,展望未来,我国银发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将积极探索老龄产业发展模式和运营机制,推动市场培育和消费潜能的开发,强化行业自律和规模规范发展,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将积极建言献策,协助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银发经济的创新发展。

银发经济不仅仅是传统的养老服务

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肖才伟表示,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银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老龄人口的增长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也对我们社会结构、消费模式、产业结构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和把握银发经济发展趋势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肖才伟指出,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银发经济的发展,目前主要呈现出几个趋势:服务化、专业化、品牌化趋势明显,老年消费者对服务品质和专业化需求不断提高;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成为新趋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成为新常态,通过跨行业的合作创新,推动银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银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努力,更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为银发经济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524日,由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新京报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老龄产业发展论坛会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强调,银发经济是一个涵盖福祉、消费、服务、未来、慈孝和政治等多方面的新兴经济体。发展银发经济不仅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银发经济不仅仅是传统的养老服务,还涉及创新技术、就业机会、养老金融和政策支持等多领域的发展,呼吁社会各界热烈拥抱这一充满潜力的经济形态。

郝福庆还从文化角度解读了银发经济的特征,认为银发经济与中华文明的“元、亨、利、贞”四个字密切相关,强调了它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发展策略上,需要通过开拓视野、精耕细作和循序渐进的方法,科学驾驭银发经济。此外,郝福庆不仅强调要避免当前对银发经济几大认识误区,如认为老年人消费意愿不足、银发经济等同于养老院等,同时也指出智慧养老和金融工具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倡导通过市场和创新推动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银发经济需建立完善的养老金融体系

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院长董克用指出,养老金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手段,涵盖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个方面。养老金金融的目标是通过制度安排积累养老资产,并通过市场化投资实现保值增值,具体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等制度。养老服务金融则提供包括养老储蓄、理财、商业养老金和适老化服务等多样化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收入和资产水平老年人的需求。而养老产业金融则关注养老产业的融资和投资,支持老年人衣食住行、医养康体等各方面的需求,推动养老产业的整体发展。

“完善的养老金金融能够确保养老资金的稳定性和增长,而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则可以为老年人的各类需求提供资金保障。”董克用强调,养老产业金融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养老服务的实际落地和实施,使养老产业能够持续发展。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养老金融的完整体系,有助于应对我国迅速增长的老龄化挑战,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养老体系的稳健运行。这一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实现老龄化社会中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全国老龄委专家委委员、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专职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王永春在演讲中表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是银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保障,通过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推动市场创新和政策支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升级。“老龄产业涵盖了老年人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健康、宜居、制造、服务和金融等多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广泛参与。”

在产业创新方面,王永春提到,科技创新在抗衰老产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特别是在老年病预防和抗衰老介入领域的产品研发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需要社会资本的支持。金融创新活动可以探索集成供应商模式招募社会资本,联合银行和保险业,共同探索支付渠道,提高产业的市场预期,支持银发产业良性发展。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推广和银行在养老金管理中的角色,将为老年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此外,“我们倡议构建AI算力租赁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通过共享资源,实现更高效的创新与合作,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指出,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通过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从银发产品服务到银发市场,最终形成银发经济,对整个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杜鹏指出,近年来,银发经济的关注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养老金融、技术对老龄化的影响和老年友好环境的建设。例如,国际上每年举办的银发经济论坛讨论了从医疗保健到养老金融,再到技术创新对老龄化社会的影响。这些讨论揭示了银发经济在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技术进步将对老龄化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促进了银发经济的进一步细分和多样化。”

银发经济产业智库共建平台正式启动

当天上午,论坛发布了《中国智慧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并举行了银发经济产业智库共建平台的启动仪式。

随着老龄社会正在加速到来,为落实贯彻我国老龄化事业和老龄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发挥专家力量在决策咨询、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助力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此次论坛上,由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新京报社联合发起成立了银发经济产业智库。该智库的成立,将致力于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当天下午,论坛主办方还发布了《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解读《食药同源预制菜营养与质量标准规范》,发布《关于银发经济领域团体标准发展情况的报告》,以及发布了适老化App评测报告《2024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现状与创新趋势》。

此外,主办方还发布了《2024中老年兴趣教育行业发展报告》的预告,该报告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全面的行业洞察,发现国内外先进经验、案例,评估其适用性,并提出具体的策略和行动建议;报告预计将于6月下旬正式对外发布。

随后,还举行了两个圆桌论坛,嘉宾们围绕“发展抗衰老产业,满足老年群体个性化需求”“银发群体‘老有所学’,助推‘积极老龄化’”主题进行了研讨。

- END -
第二届老龄产业发展论坛 银发经济 康养产业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包含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都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0898-66666065。

相关文章